据悉,恒大集团因迟迟未能就230亿美元(约1660亿元人民币)境外债务提出可行重组方案,且面临清盘命令,港交所即将在8月下旬对中国恒大实施除牌,该公司也将成为港交所首家退市房地产开发企业。
目前距离恒大除牌退市已不足20天,针对其所留下的“天价债务”,至今仍未有妥善解决方案。
时至今日,照明行业仍有不少企业仍在消化“恒大事件”带来的冲击——与恒大业务深度关联的广田集团5年合亏近百亿;时隔2年三雄极光再提起债务诉讼;兆驰股份近期选择出让账款等。
恒大退市后,追债之路如何继续....
恒大资产处置超4000亿元
供应商讨债路“道长且艰”
自2021年9月恒大债务危机爆发以来,恒大名下的资产相继通过出售股权、退还土地、转让项目、保交楼等方式进行处置。经统计公开资料和上市公告,期间累计处置金额超4000亿元。
但债务重组进展仍显严峻,截至2024年2月,恒大境内逾期债务达3203.05亿元,逾期商票2041.25亿元,未决诉讼2147件。其中,拖欠供应商的合计应付账款高达10565.74亿元。
昔日的房地产巨头在暴雷后带来了连锁反应,时至今日,仍有不少LED照明企业针对恒大留下的债务提起诉讼。
2025年1月8日,三雄极光关于票据付款向深圳恒大材料设备有限公司、深圳恒大材料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提起诉讼。7月30日,三雄极光称该诉讼案已获一审判决,根据《民事判决书》显示,深圳恒大材料设备需支付商票票据款8418万元及利息。
这一判决消息为部分企业追讨欠款带来了一定的希望。此外,在多家LED照明相关上市公司年报中,如兆驰股份、利亚德、奥普家居等均有提及针对恒大债务已作计提坏账准备。
债转股、以房抵债、债务转让...
各大企业选择“曲线回款”
面对“天价债务”,还有部分公司选择“曲线回款”,比如通过债转股、房抵债等形式完成部分债权催收。
如索菲亚、皮阿诺、江山欧派分别以1.6亿元、7920万元、7250万元的以股抵债解决方案抵偿部分“债务”;东鹏控股、三棵树、皮阿诺、帝欧与恒大达成了金额数为1.44亿元、2.2亿元、3.5亿元、3950万元的抵房解决方案。
此外,在面对欠款追讨无果的情况下,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售债务,以期缓解现金流压力。
兆驰股份宣布与合作伙伴签署《债务清偿协议》,将恒大集团所属公司承兑的已逾期、未到期商业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的账面进行转让。截至目前,兆驰股份对转让方南昌兆投拥有的应收转让款本金及利息总额为23.68亿元,已收到交易价款12.66亿元,一定程度缓解债务压力。
据专业人士分析,若恒大退市,其应对遗留债务主要有三种方式:一是延长还款期限,等待清债;二是破产清算;三是政府介入,协调“保交楼”,解决其核心交付回款问题。
近日,据阿里资产交易平台披露的信息,“恒大系”12家公司不良债权被集中摆上货架,债权总额约113亿元,显示不良资产处置进程正在加速。
家装建材行业持续动荡
照明企业如何自保?
在恒大暴雷事件上,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建筑和家装行业。
作为房地产产业链核心环节,装饰装修行业与房企开发节奏深度绑定,恒大项目停摆直接导致工程款结算停滞。供应链上多家装企因应收账款周转困难陷入流动性危机,部分企业甚至进入破产重整程序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家装行业,2024年破产企业大幅增加,达到425家;今年已有131家装企倒闭。
△居然智家、红星美凯龙、富森美2021年-2024年营收
与家装行业深度绑定的家居卖场“三巨头”(富森美、居然智家、红星美凯龙)同样未能幸免,近三年营收与净利润呈现下滑态势。近期,三大巨头创始人相继卷入司法调查,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。
三大巨头的集体动荡,无疑标志着家居卖场时代或将迎来重大变局。回顾恒大事件的全过程,其衰落既源于企业战略失误,也折射出行业模式转型与市场环境变迁的多重压力,为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照明企业敲响“警钟”。
从多家照明企业动态来看,当前房产集采对于LED照明电工企业仍然是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近年,公牛集团、雷士照明、佛山照明、欧普照明等头部照明品牌已和众多全国头部房企、装企达成稳固的合作关系。
各企业在面对房采布局时,需更加谨慎,及时建立合作伙伴风险预警机制,同时注意多业务并行发展,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。
同时,自2025年6月1日起,国务院修订后的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正式落地实施。特别是针对大型企业新增的“60日付款期限+禁止背靠背条款”规定,切断了“大型企业拖中型企业、中型企业拖小型企业”的债务传导链,避免“恒大事件”再次发生。